0

健康夕阳红 老年人应每年做记忆检查吗(精选3篇)

浏览

6689

文章

3

篇1:老年人怎样检查心脏是否健康

全文共 1431 字

+ 加入清单

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心脏变化,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心脏问题,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关爱心脏,平时也要注意自我检查,避免心脏出现问题可以进行摸脖子,每天进行测试,那么老年人怎样检查心脏是否健康

1、摸脖子

研究显示,脖子越粗的人,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。对此,专家介绍,颈围是衡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关键部位,从临床经验看,脖子粗的人,其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,而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。

一般情况下,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,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,就说明脖子较粗。

专家表示,脖子两侧分布着颈动脉,我们可以在喉咙突出部分两侧大约5厘米的地方触摸到它的跳动,同时还能感受到血流的速度及血管的软硬程度。

每天不妨摸摸自己的脖子,并定期测量颈围,具体方法是: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(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),至前面的喉结下方,完成测量。

如果颈围超标,在空闲时做一些颈部紧致操,比如前后左右点头、360度旋转活动脖子等,减少脖子赘肉堆积。

2、摸手腕

“脉搏跳动的正常与否与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。”专家表示,对大部分人来说,在安静状态下,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~90次/分钟,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。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如体力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,脉搏可能会暂时增快,但稍加休息便会恢复。

专家建议,患有“三高”的人不妨每天给自己摸摸脉,并记录下脉搏跳动情况。

具体步骤是:平躺静歇3分钟,伸开左臂或右臂,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、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(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),保持正常均匀呼吸,计数1分钟。

如脉搏跳动均匀,且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,说明心脏情况基本正常。反之,如果脉搏跳动不均匀,或跳动频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范围,则需引起高度重视,必要时就医。

3、摸肚子

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》明确规定,男性腰围≥85厘米,女性腰围≥80厘米为腰围超标。

专家表示,肚子大的人在医学上称为“中心性肥胖”,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,加大心脏病的风险。同时,由于腹部脂肪与内脏离得很近,很容易转移至肝脏,或随着血流堆积在血管内壁,导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。

4、捏脚踝

我们的脚踝分布着淋巴管、血管、神经等重要组织,是脚部与人体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,流经静脉回心血液。

当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时,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,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,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,表现为下肢水肿,尤其是脚踝水肿症状。

检测方法是: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,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,通常不能立即恢复。出现这种情况时,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。

专家建议,每天不妨抽点时间做做踝关节运动,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,增加回心血量,保护心脏。具体方法是:

站立旋踝,一脚站立,另一只脚旋转画圈,双脚交替进行,每次10分钟左右。

交替踮脚,两脚脚尖前1/3脚掌着地,其余2/3悬空站立,踮起脚尖,放下,重复20次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活动脚踝时切忌用力过大、过猛,以防踝关节软组织损伤。

5、摸耳垂

日本研究发现,随着年龄增长,动脉硬化程度也在增加,其中,耳垂皱纹明显者动脉硬化程度也较重。存在耳垂皱纹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无皱纹者的8倍。

有很多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畸变,所以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身体,避免造成人体受到影响,并且在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心脏变化,全面的进行调理身体,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,合理的进行治疗,出现心脏疾病之后,会有很多的影响,所以,大家需要注意尽早的调节身体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2:老年人健康知识 股骨头坏死要做哪些检查

全文共 945 字

+ 加入清单

临床发现,股骨头坏死在早期治疗的治愈率很高,而且大部分早期患者只需采用保守治疗即可,所以,对付股骨头坏死的最好办法便是早发现早治疗。那么,早期股骨头坏死有哪些症状呢,要做哪些检查呢?

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及临床表现

I期(超微结构变异期):X光片显示股骨头的承载系统中的骨小梁结构排列紊乱、断裂,出现股骨头边缘毛糙,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轻微疼痛。

II期(有感期):X光片显示股骨头内部会出现小的囊变影,囊变区周围的环区密度不均。骨小梁结构紊乱、稀疏或模糊。也可出现细小的塌陷,塌陷面积可在10-30%临床伴有疼痛明显、活动轻微受限等。

III期(坏死期):X光片显示股骨头形态改变,可出现边缘不完整、虫蚀状或扁平等形状,骨小梁部分结构消失,骨密度很不均匀,髋臼及股骨头间隙增宽或变窄,也可有骨赘骨的形成,临床表现疼痛、间歇性的跛行、关节活动受限、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等。

IV期(致残期):股骨头的形态、结构明显改变,出现大面积不规则塌陷或变平,骨小梁结构变异。髋臼与股骨头间隙消失等。临床表现为疼痛、功能障碍、僵直不能行走,出现脱位或半脱位,牵涉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。

在股骨头坏死的检查方面,首先医生要对患者询问病史,体格检查,然后经过医学影像检查才可明确诊断。

(1)病史包括:疼痛发生时间、性质、程度、部位等。有无外伤史、服用激素史、饮酒史等,并了解过去史、职业史、嗜好史及家族史。

(2)体格检查:观察患者的步态,检查髋关节运动的范围,双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,髋关节局部的压痛,做双下肢的“4”字试验,托马氏征、艾利斯征和叩击试验。

(3)辅助检查:主要依靠X线片,因为它方便、经济,一般医院即可拍摄。X线片要求拍正位、蛙位对比度良好,能看清股骨头骨小梁。对临床高度怀疑或X线不能确诊者,则选择核磁共振成像(MRI)和CT检查。

X线片:115元/次

CT:500/部位

MRI:800元(0.5T-1.5T)

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疗效评估各有优缺点。最基本的还是X线片,它价廉普遍,可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宏观评估,其次是CT,它可以帮助对股骨头坏死的正确分型;如大块缺血型、郁血型、混合型、增生硬化型,同时还可以提供股骨头血流动态的变化,以作治疗前后的对比,进行微观上的评估,更加深化和具体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3:健康夕阳红 老年人应每年做记忆检查

全文共 348 字

+ 加入清单

发病率高就诊率低

与其他躯体疾病不同,很多人把老年人健忘、活动减少、抑郁、有幻觉等表现,看做是普通的“老糊涂”,并不在意。很多老人还会出现曾经掌握的行为技能突然丧失等。“殊不知,这些正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临床表现。”

专家说。在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症发病率达4.6%,就诊率却不到20%。很多老年痴呆患者被发现时,已处于晚期,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间。

每年做个记忆体检

老年精神科主任认为,由于目前对老年痴呆症发病原因并不明确,因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老年痴呆症发病初期对病人进行干预治疗。因此,建议6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记忆体检,尽早发现属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记忆障碍。

专家还特别指出,家中子女应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,让老人多一些兴趣,经常陪老人出去走走,这有助于老年人的知识更新和记忆恢复。

展开阅读全文